当前位置: 中华道藏 > 四辅真经 > 太平部诸经 > 太平经(合校本)

太平经(合校本)

太平经合校凡例

(一)合校本以明正统道藏太平经为主,太平经钞及他书所载经文为辅。

(二)太平经合校因诸书文字参差不齐,分四例编订之:

一曰并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少者,以经文为主,钞之异文则作为校勘记,并随文起讫,加〈起〉〈止〉以记之。

二曰附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多者,以经文为母,以钞文为子,低三格写附于经文之后。并于相对之经文起讫处,加﹝起﹞﹝止﹞以标明之。

三曰补 凡经所无而钞有者,则补入相当之地位。

四曰存 按太平经圣君秘旨及他书中往往引有太平经之佚文,凡知其在经卷之地位者,则分别依上三例校订之。其地位失考而知其卷数者,则附存卷末。仅知其帙数者(每部十七卷为一帙),则附存帙末。若卷帙均不知者,则附存全书之末。

(三)合校本随文于书眉上标明经及钞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叶数行数,并依校例,分别标出“并”“附”“补”“存”四字。

(四)凡经文有脱误,而钞或他书所载经文,确可补正者,合校本用钞或他书引文,而以经之异文列入校勘记中。但经中文字,虽知有错落而无文证者,悉依其旧,不加改窜;间或于校勘记中指明错文。

(五)原书间有分段,以及文字脱落空白处而无他书引文可补者,悉仍其旧。

(六)为编校上便利起见,于书中所加标之字,均加括弧以区别之。

(七)合校时,凡遇正俗或古今通用之字无关于文义者,校勘记中不予註明。例如:

气炁 乃乃 珍珎 总摠 灾灾 怜怜 杀〈杀攴〉 矦侯 污污

无〈爽毛〉 盖盖 裹褁 效効 冢冢 筭算 废癈 欢懽 并併

(八)合校本所用书名之简称,举例如下:

“经”……太平经(正统道藏受、傅、训、入四字号)

“钞”……太平经钞(道藏外字号)

“秘”……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入字号)

“囊”……三洞珠囊(道藏怀字号)

“云”……云笈七籤(道藏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十二字号)

“列纪”……上清后圣道君列纪(道藏有字号)

“仙鑑”……历世真仙体道通鑑(道藏咸、河、淡、鳞、潜五字号)

“紫文”……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道藏伤字号)

“襄传注”……后汉书襄楷传章怀太子贤注(据百衲本校)

(九)读合校本时,如欲知经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经文卷、叶、行、字数,顺次寻之即得。如欲知钞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钞文(并、附、补、存等)卷、叶、行、字数,顺次读之即得。在相当于书眉所标经文或补存的钞文之卷数叶数行数字数的合校本上的位置处,特于其字旁加“”符号,以便稽对。惟因经钞错简、或为编订便利而略加改动诸处,则读时须于校勘记中寻得之。

(十)合校本书眉上所标的卷、叶、行、字数目,悉据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道藏本。每叶分上下二面。凡列举卷叶几行几字时,依序用点号间隔,卷叶等字从略。如经三五.一上.二.四即谓太平经卷三十五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四字。又钞每部只一卷,故不标明卷数。如钞丙一上.二.一即谓太平经钞丙部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一字。

 

太平经合校引用书目

太平经钞 明正统道藏外字号 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以下同)第七四六——七四七册。

太平经圣君秘旨 道藏入字号 第七五五册

范晔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 百衲本

三洞珠囊 唐王悬河 道藏怀字号 第七八0——七八二册

上清道类事相 唐王悬河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五册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唐史崇等 道藏仪字号 第七六0册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杜光庭 道藏羔字号至行字号第四四0——四四八册

初学记

白帖

三洞神符记 道藏张字号 第三六册

黄庭内景玉经梁丘子注 道藏推字号 第一九0册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道藏有字号 第一九八册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道藏伤字号 第三四二册

云笈七籤 宋张君房编 道藏学字号至棠字号 第六七七——七0二册

道枢 宋曾慥 道藏笃字号至美字号 第六四一——六四八册

道教义枢 梁孟安排 道藏诸字号 第七六二——七六三册

道典论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四册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藏满字号 第八七五册

要修科仪戒律钞 道藏唐字号至弔字号 第二0四——二0七册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道藏肆字号 第九九一册

历世真仙体道通鑑 道藏咸字号至潜字号 第一三九——一四八册

大道论 周固朴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三论元旨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存神固气论 道藏大字号 第三二一册

金锁流珠引 道藏思字号至辞字号 第六三一——六三六册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道藏孝字号

太平御览

敦煌S.4226号抄本太平经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