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道藏 > 四辅真经 > 太清摄养经 >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已校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八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灵兰秘典论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藏,藏也,言腹中之所藏者,非复有十二形神之藏也。)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任治於物,故为君主之官;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位高非君,故官为相传;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刚正果次,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次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脉1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膻,徒亶切。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包容五谷,是为仓廪之官;营养四傍,故云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传道,谓传不洁之道。变化,谓变化物之形,故云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强於作用,故曰作强;造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故官司决渎,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閟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灵枢经》曰:肾上连肺,故将两藏,膀胱是孤府。则此之谓也。溲,所鸠切,小便也。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失则灾害至,故不得相失。○新校正云:详此乃十一官,脾胃二藏,共一官故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谓君主,心之官也。夫主贤明,则刑赏一;刑赏一,则吏奉法;吏奉法,则民不获罪於枉滥矣,故主明2则天下安也。夫心内明,则铨善恶;铨善恶,则察安危;察安危,则身不夭伤於非道矣。故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至於危殆矣。然施之於养生,殁世不殆,施之於君主,天下获安,以其为天下主,则国祚昌盛矣。)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3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使道,谓神气行使之道也。夫心不明,则邪正一,邪正一,则损益不分,损益不分,则动之凶咎,陷身於羸瘠矣,故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也。夫主不明,则委於左右,委於左右,则权势妄行,权势妄行,则吏不得奉法,吏不得奉法,则人民失所,而皆受枉曲矣。且人惟邦本,本固邦宁,本不获安,国将何有,宗庙之立,安有不至於倾危乎,故曰戒之戒之者,言深慎也。瘠,音藉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孰,谁也。言至道之用也,小之则微妙,而细无不入,大之则广远,而变化无穷,然其渊源,谁所知察。)

窘乎哉,消者瞿瞿,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肖者濯濯。瞿,音劬。

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窘,要也。瞿瞿,勤勤也。人身之要者,道也,然以消息异同,求诸物理,而欲以此知变化之原本者,虽瞿瞿勤勤,以求明悟,然其要妙,谁得知乎,既未得知,转成深远,闵闵玄妙,复不知谁者为善知其要妙哉。玄妙深远,固不以理求而可得,近取诸身,则十二官粗可探寻,而为治身之道尔。闵闵,深远也。良,善也。○新校正云:详此四句,与《气交变大论》文重意同,彼消字作肖字。)

恍惚之数,生於毫厘,

(恍惚者,谓似有似无也。忽,亦数也。似无似有,而毫厘之数生其中。《老子》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此之谓也。《算书》曰:似有似无为忽。)

毫厘之数,起於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毫厘虽小,积而不已,命数乘之,则起至於尺度斗量之绳准。千之万之,亦可增益,而至载之大数。推引其大,则应通人形之制度也。)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深敬故也。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秘之至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八

 

1.脉:顾本作“敖”

2.明:原作“盟”,据顾本改。

3.使:原作“便”,据顾本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