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动,谓动而降卑。散,谓散布而出也。过,谓异於常候也。○新校正云:按《脉经》及《千金方》有过之脉作过此非也。王注阴气未动谓动而降卑。按《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则平旦为一日之中纯阳之时,阴气未动耳,何有降卑之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切,谓以指切近於脉也。精明,穴名也。在明堂左右两目内青1也,以近於目,故曰精明。言以形气盛衰,脉之多少,视精明之间气色,观藏府不足有余,参其类伍,以次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
(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於经脉之中也。故《刺法2论》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由是故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夫脉长为气和故治,短3为不足故病,数急为热故烦心,大为邪盛故病进也。长脉者往来长,短脉者往来短,数脉者往来急速,大脉者往来满大也。)
上盛则气高,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高作鬲。)
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
(新校正云:按《太素》细作滑。)
涩则心痛,
(上,谓寸口。下,谓尺中。盛,谓盛满。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细脉者,动如莠蓬。涩脉者,往来时不利而骞涩也。)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斗浑浑,言脉气浊乱也。革至者,谓脉来弦而大,实而长也。如涌泉者,言脉汨汨,但出而不返也。绵绵,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如弦绝者,言脉卒断,如弦之绝去也。若病候日进而色弊恶,如此之脉,皆必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脉经》作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五气之精华者,上见为五色,变化於精明之间也。《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此则明察五色也。)
赤欲如帛4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白欲如白璧之泽,不欲如垩。《太素》两出之。)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炭色。)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赭色、盐色、蓝色、黄土色、地苍色见者,皆精微之败象,故其寿不久。)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诫其误也。夫如是者,皆精明衰乃误也。)
五藏者,中之守也。
(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此皆明观五藏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守作府。)
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中,谓腹中。盛,谓气盛。藏,谓肺藏。气胜,谓胜於呼吸而喘息变易也。夫腹中气盛,肺藏充满,气胜息变,善伤於恐,言声不发,如在室中者,皆腹中有湿气乃尔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若言音微细,声断不续,甚夺其气乃如是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仓廪,谓脾胃。门户,谓魄门。《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也。《五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也。魄门,则肛门也。要,谓禁要。)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水泉,谓前阴之流注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如是仓廪不藏,气胜伤恐,衣被不敛,水泉不止者,皆神气得其所守则生,失其所守则死也。夫何以知神气之不守?即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则乱之证也。乱甚则不守於藏也。)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
(藏安则神守,神守则身强,故曰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瘘附,
(新校正云:按别本附一作俯,《太素》作跗。)
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皆以所居所由而为之府也。)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强,谓中气强固以镇守也。)
岐伯曰:
(新校正云:详此岐伯曰前无问。)
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广陈其脉应也。夫反四时者,诸不足皆为血气消损,诸有余皆为邪气胜精也。阴阳之气不相应合,不得相营,故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5?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言欲顺四时及阴阳相应之状候也。)
岐伯曰:
(新校正云:详此对与问不甚相应。脉四时动,病之所在,病之所变,按文颇对。病在内在外之说,后文殊不相当。)
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
(指可见阴阳之运转,以明阴阳之不可见也。)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六合,谓四方上下也。春暖为夏暑,言阳生而至盛;秋忿为冬怒,言阴少而之壮也。忿一为急,言秋气劲急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注暖作缓。)
以春应中规,
(春脉耎弱,轻虚而滑,如规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应中规。)
夏应中矩,
(夏脉洪大,兼之滑数如矩之象,可正平之,故以夏应中矩。)
秋应中衡,
(秋脉如毛,轻涩而散,如称衡之象,高下必平,故以秋应中衡。)
冬应中权。
(冬脉如石,兼沉而滑,如秤权之象,下远於衡,故以冬应中权也。以秋中衡、冬中权者,言脉之高下异处如此尔。此则随阴阳之气,故有斯四应不同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如6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察阴阳升降之准,则知经脉递迁之象;审气候递迁之失,则知气血分合之期,分期不差,故知人死之时节。)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推阴阳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经脉之气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阴阳为察候之纲纪。)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言始所以知有经脉之察候司应者,何哉?盖从五行衰王而为准度也。征求太过不及之形证,皆以应四时者为生气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
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
(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是则应天地之常道也。然天地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写补之宜,工切审之,其治气亦然。)
得一之情7,以知死生。
(晓8天地之道,补写不差,既得一情,亦可知生死之准的。)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声表宫商角徵羽,故合五音,色见青黄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阴阳之气也。)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
(阴为水,故梦涉水而恐惧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
阳盛则梦大火燔灼;
(阳为火,故梦大火而燔灼也。《阴阳应象大论》曰:火为阳。)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亦类交争之气象也。)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气上则梦上,故飞。气下则梦下,故堕。)
甚饱则梦予,
(内有余故。)
甚饥则梦取;
(内不足故。)
肝气盛则梦怒,
(肝在志为怒。)
肺气盛则梦哭;
(肺声哀,故梦哭。○新校正云:详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至此,乃《灵枢》之文,误置於斯,仍少心脾肾气盛所梦,今具《甲乙经》中。)
短虫多则梦聚众;
(身中短虫多,则梦聚众。)
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长虫动则内不安,内不安则神躁扰,故梦是矣。○新校正云:详此二句,亦不当出此,应他经脱简文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前明脉应,此举持脉所由也。然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静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保作宝。)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
(虽出,犹未全浮。)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
(泛泛,平貌。阳气大盛,脉气亦象万物之有余,易取而洪大也。)
秋日下肤,蛰虫将去;
(随阳气之渐降,故曰下肤。何以明阳气之渐降?蛰虫将欲藏去也。)
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在骨,言脉深沉也。蛰虫周密,言阳气伏藏。君子居室,此人事也。)
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
(知内者,谓知脉气也,故按而为之纲纪)
知外者终而始之。
(知外者,谓知色象,故以五色终而复始。)
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见是六者,然后可以知脉之迁变也。○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脉其四时动奈何之事。)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搏,谓搏击於手也。诸脉搏坚而长者,皆为劳心而藏脉气虚极也。心手少阴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令舌卷短而不能言也。)
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
(诸脉耎散,皆为气实血虚也。消,谓消散。环,谓环周。言其经气如环之周,当其火王,自消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环作渴。)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
(肺虚极则络逆,络逆则血泄,故唾出也。)
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汗泄玄府,津液奔凑,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灌,谓灌洗。盛暑多为此也。○新校正云:详下文诸藏各言色,而心肺二藏不言色者,疑阙文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诸脉见本经之气而色不应者,皆非病从内生,是外病来胜也。夫肝藏之脉,端直以长,故言曰色不青,当病坠若搏也。肝主两胁,故曰因血在胁下也。肝厥阴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支别者,复从肝别贯鬲,上注肺。今血在胁下,则血气上熏於肺,故令人喘逆也。)
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面色浮泽,是为中湿,血虚中湿,水液不消,故言当病溢饮也。以水饮满溢,故渗溢易而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易作溢。)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
(胃虚色赤,火气救之,心象於火,故色赤也。胃阳明脉,从气冲下髀抵伏兔,故病则髀如折也。)
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痹,痛也。胃阳明脉,其支别者,从大迎9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食则痛闷而气不散也。○新校正云:详谓痹为痛,其义则未通。)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
(脾虚则肺无所养,肺主气,故少气也。)
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
(色气浮泽,为水之候,色不润泽,故言若水状也。脾太阴脉,自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胻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故病足胻肿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色气黄赤,是心脾干10肾,肾受客阳,故腰如折也。腰为肾府,故病发於中。)
其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帝曰:
(新校正云:详帝曰至以其胜治之愈,全元起本在《汤液篇》。)
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心为牡藏,其气应阳,今脉反寒,故为疝也。诸脉劲急者,皆为寒。形,谓病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少腹,小肠也。《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以其受盛,故形居於内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脉实者气有余,故胀满;脉虚者气不足,故泄利。○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知病之所在。)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
(《生气通天论》曰:因於露风,乃生寒热。故风成为寒热也。)
瘅成为消中,
(瘅,谓湿热也。热积於内,故变为消中也。消中之证,善食而瘦。○新校正云:详王注以善食而瘦为消中,按本经多食数溲为之消中,善食而瘦乃是食㑊之证,当云善食而溲数。)
厥成为巅疾,
(厌,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11之疾也。)
久风为飧泄,
(久风不变,但在胃中,则食不化而泄利也。以肝气内合而乘胃,故为是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於肝。故内应於肝也。)
脉风成为疠,
(经《风论》曰: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又曰: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渍。然此则癞也。夫如是者,皆脉风成,结变而为也。)
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新校正云:详12此前对帝问知病之所变奈何。)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安,何也。言何以生之。)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八风,八方之风也。然痈肿者,伤东南、西南风之变也。筋挛骨痛者,伤东风、北风之变也。《灵枢经》曰: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筋纽。风从东南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肌。风从西南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肉。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外在於骨。由此四风之变而三病乃生,故下问对是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胜,谓胜克也。如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此则相胜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重以色气,明前五藏坚长之脉,有自病故病及因伤候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
(气乏而神犹强也。)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神持而邪凌其气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神与气俱衰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神与气俱强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肝色苍,心色赤,赤色见当脉洪,肾脉见当色黑,今肾脉来,反见心色,故当因伤而血不见也。若已见血,则是湿气及水在腹中也。何者?以心肾脉色,中外之候不相应也。)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傍,各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
(尺外,谓尺之外侧。尺里,谓尺之内侧也。次尺外下两傍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
附13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
(肝主贲。贲,鬲也。)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脾居中,故以内候之。胃为市,故以外候之。)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肺叶垂外,故以外候之。胸中主气管,故以内候之。)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心,主鬲中也。膻中,则气海也,嗌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膻中为嗌也。疑误。)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前,谓左寸口。下前,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上后,谓右寸口。下后,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少腹,胞。气海,在膀胱。腰、股、膝、胫、足中之气动静,皆分其近远及连接处所名目以候之,知其善恶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粗大,谓脉洪大也。脉洪为热,故曰热中。)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亦脉状也。)
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以上虚,故阳气受也。)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
(尺中之有脉沉细数者,是肾少阴气逆也。何者?尺脉不当见数,有数故言厥也。俱沉细数者,言左右尺中也。)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
(阳干於阴,阴气不足,故寒热也。《正理论》曰:数为阳。)
浮而散者,为眴仆。
(脉浮为虚,散为14不足,气虚而血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眴,音顺。)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
(言大法也。但浮不躁,则病在足阳脉之中;躁者病在手阳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躁者在手也。阳为火气,故为热。)
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细沉而躁,则病生於手阴脉之中;静者,病生於足阴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静者在足也。阴主骨,故骨痛。)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代,止也。数动一代,是阳气之生病,故云病在阳之脉。所以然者,以泄利及脓血脉乃尔。)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
(阳气有余则血少,故脉涩。阴气有余则气多,故脉滑也。○新校正云:详气多疑误,当是血多也。)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
(血少气多,斯可知也。)
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阳余无汗,阴余身寒,若阴阳有余,则当无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脉附臂筋,取之不审,推筋令远,使脉外行内而不出外者,心腹中有积乃尔。)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脉远臂筋,推之令近,远而不近,是阳气有余,故身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推筋按之,寻之而上,脉上涌盛,是阳气有余,故腰足冷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推筋按之,寻之而下,脉沉下掣,是阳气有余,故头项痛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阴气大过故尔。)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三
1.青:顾本作“眦”。
2.法:顾本作“志”。
3.短:原作“病”,据顾本改。
4.帛:原作“白”,据顾本改。
5.知病之所在奈何:此七字原脱,据顾本补。
6.如:顾本作“知”。
7.情:原作“精”,据顾本改。
8.晓:原作“听”,据顾本改。
9.迎:原作“逆”,据顾本改。
10.干:原作“肝”,据顾本改。
11.巅:原作“岭”,据顾本改。
12.详:原作“谓”,据顾本改。
13.附:“附”上疑脱“中”字。
14.为:原作“而”,据顾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