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卷之五十七
诸家气法
服气精义论并序
天台白云撰
夫气者,道之几微也。几而动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冲凝也。冲而化之,凝而造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极。是以形体立焉,万物与之同禀;精神着焉,万物与之齐受。在物之形,唯人为正;在象之精,唯人为灵。并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阴阳当五行之秀,故能通玄降圣,炼质登仙,隐景入虚。无之心至妙,得登仙之法,所学多途。至妙之至,其归一揆,或消飞丹液#1,药效升腾,或斋戒存修,功成羽化。然金石之药,候资费而难求;习学之功,弥岁年而易远#2。若乃为之速效,专之克成,与虚无合其道,与神灵合其德者,其唯气乎!黄帝曰:食谷者知而夭,食气者神而寿,不食者不死。真人曰:夫可久於其道者,养生也;常可与久游者,纳气也。气全则生存,然后能养志,养志则合真,然后能久登,生气之域,可不勤之哉!是知吸引晨霞,餐漱风露,养精源於五脏,导荣卫於百关,既袪疾以安形,复延和而享寿。闭视听以胎息,返衰朽以童颜。远取於天,近取於己,心闲自适,体逸无为,欣邈矣#3於百年,全浩然於一室,就轻举之诸术,真清虚之雅致欤!若兼真之业,炼化之功,则伫云轺而促期,驰羽驾而憎#4远矣。服气之经颇览多本,或散在诸部,或未畅其宗。观之者,以不广致疑,习之者,以不究无效。今故#5纂类篇目,详精源流,庶蟪蛄之兼济,岂龟龙之独善耳#6。凡九篇如后:
五牙论第一
夫形之所全者,本於脏腑#7也;神之所安者,质於精气也。虽禀形於五神,已具其象,而体衰气耗,乃致凋败。故须纳云牙而溉液,吸霞景以孕灵,荣卫保其纯和,容貌驻其朽谢。加以久习成妙,积感通神,与五老而齐升,并九真而列位。经文所载,以视津途,修学所遵,自宜详窍。服真五牙法,每以清旦,密咒曰:经文不言面当宜各#8向其方,平坐握固,闭目,即叩齿三通,而祝中央向四维。
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9。祝毕,舌料上齿表,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祝毕,舌料下齿表,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气,饮以醴泉。祝毕,舌料上玄,应取玉水,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祝毕,舌料上齿内,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祝毕,舌料下齿内,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都数毕,以鼻内气,极而徐徐放之,令五过已,上真道毕矣。意调诸方,亦宜纳气,各依其数。即东方九、南方三、中央十二、西方七、北方五。又曰:先师益中央醴泉,祝曰:
白石岩岩以次行#10,源泉涌洞以玉浆,饮之长生,寿命益长#11如此语以下,乖本文,应不烦耳。此是《灵宝五符经》中法,《上清经》中别有四极云牙之法,其道密秘,不可轻言。
凡服气,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脏,然后依常法,乃佳。
东方青色,入通於肝,开窍於目,在形为脉#12;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开窍於舌,在形为血;
中央黄色,入通於脾,开窍於口,在形为肉;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开窍於鼻,在形为皮;
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耳,在形为骨。
又:肺为五脏之华盖第一,肺居心上,对胸,有六叶,色如缟映红,肺脉出於少高#13左手大指之端内侧,去爪甲二分许,舀者之中;心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心脉出於中冲左手中指之端;去爪甲之二分许,舀者之中;肝在心下,小近后,右四叶,左三叶,色如缟映钳,肝脉出於大敦左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脾正掩脐上,近前,横覆於胃,色如缟映黄,脾脉出於隐白左足大指端侧#14,去爪甲角如韭叶;左肾、右肾,前对脐,搏着腰脊,色如缟映紫,左为正肾,以配五脏,右为命门,男以藏精,女以击胞,肾脉出为涌泉左足心,舀者之中。
凡服五牙之气者,皆宜思入其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体,亦可以攻疗疾病。令#15服青牙者,思气入肝中,见青气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见足大敦之气,循服而至,会於脉中,流散诸脉,上通於自然。次服诸方,仍宜以丑后,澡漱冠服,入别室焚香,坐向其方,静虑澄心,注想而为之。
服气论第二
夫气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胎既诞矣,而元精已#16散;形既动矣,而本质渐弊。是故须纳气以凝精,保气以炼形,精满而神全,形休而命延,元本既实,可以固存耳。观夫万物,未有有气而无形者,未有有形而无气者。摄生之子,可不专气而致柔乎!
太清行气符
欲服气断谷,先书向王吞之,七日吞一,三七日止,合符三枚,皆烧五香左右。
凡欲服气者,皆宜先疗身疹疾,使脏腑宣通,肢体安和,纵无旧疹,亦须服药去疾#17饮,量体冷热,服一两剂写#18汤,以通泄肠胃,去其积滞。吐泻方在后。将息平复讫,乃清斋百日,敦洁操志,其间所食,渐去酸咸,减绝滋味,得服狭苓、蒸曝胡麻等药,预断谷为佳。服气之始,亦不得顿绝其药食,宜日日减药,宜渐渐加气,气液流通,体藏安稳,乃可绝诸药食,仍须兼膏饵消润之药助之。勿食坚涩、滓滞、冷滑之物。久久自觉肠胃虚,全无复饥渴。消息进退,以意自量,不可具於此述。
宜於春秋二时,月初三日后、八日前,取其一吉日为始,先服太清行气符,计至其日,令吞三符讫,於静室东向,得早朝景为佳。於东壁开一窗,令日中光正对卧,面此室之东,勿令他障隔。以子时之后,先解发梳头数百下,便散发於#19后矣。初服须如此,久后亦不须散发也。烧香勿用熏陆香,东向正坐,澄心定思,叩齿导引其法具后篇。又安坐定息,乃西首而卧本经皆云束首,然面则向西,於存息吸引,殊为不便,床须厚暖,所覆适温,自得#20,稍暖为佳,腰脚已下左右宜暖,其枕宜令低下,与背高下平,使头颈顺身平直,解身中衣带,令阔展,两手离身三寸,仍握固,两脚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气,息令调。然后想之东方#21初曜之气,共日光合丹於流晖,引此景而来至於面前,乃以鼻先拔鼻孔中毛,初以两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动之十数过,令通畅。微引吸,而咽之。久久乃不须引吸,但存气而咽之,其气自入,此便为妙。咽之三,乃入肺中。小开唇,徐徐吐气,入气有缓急,宜在任性调息,必不得顿引,至极则气粗,粗则致损。又引咽之三,若气息长,加至五六咽,得七尤佳。如此,以觉肺间#22大满为度,且停咽,乃闭气,存肺中之气,随两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於胃,至两肾中,随髀至两脚心中,觉皮肉间习习如虫行为度。讫,任微喘息少时,待喘息调,依法引导送之,觉手足润温和调畅#23为度诸服气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送冷,五脏壅滞。是以必须先四肢,然后入腹,即气自然流宣#24也。此后不复须存在肺,直引气入大肠、小肠中,鸣转通流脐下为度,应如此,以肠中饱满乃止。则坚两膝,急握固闭气,鼓腹九度,就鼓中仍#25存其气散入诸体,闭之欲极,徐徐吐之,慎勿长。若气急,稍稍并引而吐之,若觉腹中阔,此一极则止,如腹犹满急,便闭气鼓之。讫,舒脚,以手摩面,将胸心而下数十度,并摩腹绕脐,手十数度,展脚趾向上,反偃数度,乃放手纵体,忘心遗形,良久,待气息关节调平,讫,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头面颈项。平坐,稍动摇关节,体和如常,可起动。其中随时消息,触类多方,既不云烦述,善以意调适之。
又服气所以必令停於肺上,入於胃至於肾者何?肺藏气,气之本也。诸气属於肺。夫气通於肺,又肺者,藏之长也,为诸藏之华盖,呼吸之津源,为传送之官,治节出焉。又魄门为五脏之使,为四藏之主,通於十二经脉,周而复始,故为五脏使也。故令气停於肺,而后流行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六腑之大主也。五脏六腑皆禀於胃,五味入胃,各走其家,以养五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於胃,变见於气口故也。肾者,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左为正肾,右为命门,故令气致於肾,以益於其精液。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於鼻,藏於心肺;五味入於口,藏於肠胃。味有所藏,以五气和而生津液,气液相感,神乃自生五味,岂独其谷而五味?气中自有其味,又兼之以药,药之五味尤胜其谷。此虽只论肺肾,其气亦自然流通诸脏,故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其味也。呼吸之理,乃#26神气之要,故太上问曰:人命在几间?或对曰:在呼吸之间。太上曰:善哉!可谓为道矣。
凡服气,皆取子后、午前者,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黄昏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人亦如是。又:春气行於经络,夏气行於肌肉,秋气行於皮肤,冬气行於骨髓。又: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至四时之月,宜各依气之所行,兼存而为之。
凡服气,皆取天景明澄之时为好。若恒风雨晦雾之时,皆不可引吸外气。但入密室,闭服内气,加以诸药也。
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弱微,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已前羸弱之候,是专气初服所致。若以诸药,不至於此也,四旬之时,颜色渐悦,心独安康;五旬之时,五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畅;七旬之时,心恶喧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颜色有光;六年髓填,肠化为户□,预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傍,脑实胁胼#27,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五灵心丹章》:行之十五日,心澄心通;五年当身心俱通。
《东方长生章》:一气和大和,得一道皆太,和乃无不和,玄理同玄际。右诵九十遍,气不调,存诵之#28便调。
《南方不饥章》:不以意思意,亦本求无思,意而不以思,是法如是持。右诵三十遍,饥时存诵之便饱。
《中央不热章》:诸食气结气,非诸久定结,气归诸本气,随取当随泄。右诵一百二十遍,热时存诵之便凉。
《西方不寒章》:修理志离志,积修不符离,志而不修志,己业无己知。右诵七十遍,寒时存诵之便暖。
《北方不渴章》:莫将心缘心,还莫住绝缘,心存莫存心,真则守真渊。右诵五十遍,渴时存诵之便不渴。
所主寒热等,本文如此。然放#29五脏之义,乃有所乖,唯渴诵北方章是。谓今为魂神不宁,诵东方章,寒诵西方章,饥诵南方章,渴诵北方章,热诵中央章,亦可以五脏行之,以义#30消息为之。诵既不论早晚,然以子午前为佳。诵五方数毕,即诵《大道赞》一遍:
大道无形,因物为名,乾坤万品,秀气乃成。既受新质,惟人抱灵,五行三才,秋杀春生。四九宝愒,除诵守精,修奉太和,不亏不盈。嚼#31之无味,嗅之无馨,察之无色,和之无声。坐卧无所,行走无程,游历太空,湛尔黄庭。动而不去,住而不宁,无营无作,无视无听。非聚非散,非离非并,非巨非细,非重非轻。非黄非白,非赤非青,道高黄老,晓朗其情。太上要章,封密金城,子得闻之,命合真星。
此《五灵章》既可通五脏气,每宜通诵之,仍各存藏位。其文有苦、寒、热、饥、渴者,始可别诵章尔。当面向其方坐,闭目澄神,闭口心诵,仍动舌触料口中,令津液生,微微引气而咽之,各入其藏中。此法专行,应至虚掇,兼以符水,药味,则不致羸顿矣。
服六戊气法:气#32旦先从甲子旬起,向辰地,舌料上下齿,取津液,周旋三至而一咽,止。次向寅,次向子,次向戌,次向申,次向午。又法起甲子日,匝一旬,恒向戊辰咽气,甲戌日则向戊寅,余旬依为之。此六戊法,亦是一家之义。以戊气入於脾,为仓廪之本,故也。此真不饥,若通益诸体,则不逮余法矣。
服三五七九气法:徐徐以鼻微引气,内之三,以口吐死气,久久便三气;次后引五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五气;次引七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七气;次引九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九气。因三五七九而并引之#33,以#34鼻二十四气内之,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二十四气。咽逆报之法,因从九数下到三,复顺引之咽,可九九八十一咽气,而一吐之以为节也。此法以入气多,吐气少为妙。若不作此限,数渐增入,则意於常数之耳。死气者,是四时五行休死之气,存而吐之。自余节度,仍依常法。
养五脏五行气法:春以六丙之日,时加巳,食气百二十致於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气也;夏以六戊之日,时加未,食气百二十以助脾,令脾胜肾,则肾不伤於心也;季夏以六庚之日,时加申,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肺胜肝,则肝不伤於脾也;秋以六壬之日,时加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肾胜心,则心不伤於肺也;冬以六甲之日,时加寅,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肝胜脾,则脾不伤於肾也。
右此法是五行食气之要,明时各有九,凡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藏,周而复始,不得#35相刻,精心为之此法是一家之义,所在五脏事,事具在五牙论中。
导引论第三
夫肢体关节,本资於动用,经脉荣卫,实理於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其义信然。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其性命也。脉经者,所以行血气也。故荣气者,所以通津血、强筋骨、利关窍也;卫气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也。又:浮气之循於经者,为卫气;其#36精气之行於经者,为荣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也。又:头者,精明之腑;背者,胸之腑;腰者,肾之腑;膝者,筋之腑;髓者,骨之腑。又:诸骨皆属於目,诸髓皆属於脑,诸筋皆属於节,诸血皆属於心,诸气皆属於肺。此四肢八环之朝夕也。是知五劳之损,动静所为,五禽之导,摇动其关,然人之形体,上下相承;气之源流,升降有叙。比日见诸导引文,多无次第,今所法者,实有宗旨。其五体平和者,依常数为之;若一处有所偏疾者,则於其处加数用力行之。
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日为之。先解发,散梳四际,上达顶,三百六十五过,散发於后,或宽作髻亦得。烧香,面向东,平坐握固,闭目思神,叩齿三百六十过,乃纵体平气,依次为之。先闭气,以两手五指交叉,反掌向前,极引臂,拒托之良久,即举手反掌向上极臂,即低左手,力举右肘,令左肘臂按着后项,左手向下力牵之,仍亚向左,开右腋努胁为之,低右举左亦如之,即低手钩项,举两肘,偃胸,仰头向后,令头与手前后竞力为之,即低手钩项,摆肘綟#37身,向左向右,即放手两膝上,微吐气通息,又从初为之三度云云#38。
符水论第四
夫符文者,云篆明章,神灵之书字也。书有所象,故神气存焉,文字显焉。有所生,故服用朱焉,夫水者,气之津,潜阳之润也。有形之类,莫不资焉,故水为气母,水洁则气清;气为形本,气和则形泰。虽身之荣卫自有内液,而复之脏腑亦假外滋。即可以通肠胃,为#39益津气,又可以导符灵,助祝术。今撰诸符水之法,以备所用,可按而为之焉。符在本经。
服药论第五
夫五脏通荣卫之气,六腑资水谷之味。今既服气,则脏气之有余,又既绝谷,则腑味之不足。《素问》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故须诸药以代於谷,使气味兼致脏腑而#40全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胜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清阳为气,浊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形食味。气为阳,味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和气以通之,味以实之,通之则不惫,实之则不羸矣。今以草木之药,性味於脏腑所宜,为安脏丸、理气膏。其先无病疹,脏腑平和者,可常服此丸、膏,并茯苓、巨胜等丹服之药;若脏有疾者,则以所宜者增损之#41服;如先有痼疾,及别得余患者,当别医攻疗,则非此之所愈也。其上清方药,各依本经,禀受者自宜遵服。
安和脏腑丸方:
茯苓 桂心 甘草炙,已上各一#42两 人参 柏子仁 薯蓣 麦门冬去心,已上各二两 天门冬四两
右捣筛为散,白蜜和为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日再服,以药饮下之,松叶、枸杞等诸药可为饮也。
滋#43润气液膏方:
天门冬煎五升 黄精煎五升 地黄煎五升 术煎五升,已上煎,各煎讫,相和着 茯苓二两桂心二两 薯蓣五两 泽泻五两 甘草三两,炙
右并捣,以密绢筛令极细,内诸煎中;又内熟巨胜、杏仁屑三升,白蜜二升,搅令稠,重汤煮,搅勿令住手,令如膏便调强为佳,冷凝捣数千杵,密器贮固之。少出充服#44,每早晨以一丸如李核大,含消咽之,日再三。此药宜八月、九月合,至三月已来服之。若三月、二月中更煮一度,令稠硬,则经夏不复坏。
慎忌论第六
夫气之为理也,纳而难固,吐而易竭。难固须保而使全,易竭须惜而勿泄。真人曰:学道常如忆朝餐,未有不得之者;惜气常如惜面,未有不全之者#45。又曰:若使惜气常如一身之先急,吾少见於枯悴矣。其於交#46接言笑,务宜省约;运动呼叫,特须调缓;触类爱慎,方免所损矣。
夫人之为性也,与天地合体,阴阳混气,皮肤骨体,脏腑荣卫,呼吸进退,寒暑变异,莫不均乎二仪,应乎五行也。是知天地否泰,阴阳乱焉;脏腑不调,经脉之候病焉。因外所中者,百病起於风也;因内#47所致者,百病生於气也。故曰:恬憺虚寂,真气居之,精神内守,病从何来?信哉是言!故须知形神之性,而全之;辨内外之疾,畏而慎之#48。《素问》曰: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和则经水安静,寒则经水凝冱,暑则经水沸#49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或虚邪因而入客,亦由水之得风也。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扬;天寒日阴,则人血凝冱而卫气沉。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冱而不能流,温则喜而去之。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从之则阳气固,贼邪不能容,此因时之孕也。月始生,则人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者也。若此时犯冒虚邪,则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起至骨,入则伤五脏,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八正者,所以候#50八风虚邪以时至者也。八正之虚邪,避之如矢射,慎勿犯之。假令冬至之日,风从南来,为贼伤也。谓从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也。他节仿此。阳气者,一日而主#51外,平旦人#52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53些二时,形乃困薄。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是谓五劳所伤也。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人有五气:喜、怒、忧、悲、恐也。怒则气上,喜即#54 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即#55气聚,热则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喜怒不节,寒暑过度,气乃不固。五味所入:苦入心,辛入肺,酸入肝,甘入脾,醎入肾。阴之生,本在五味,是故味过於酸,则肝气以津,肺气乃绝#56;味过於醎,则骨气劳,短肌,气折#57;味过於苦#58,则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卫;味过於甘#59,则脾气濡,骨气乃厚;味过於辛,则筋脉沮弛,精神乃央#60。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61,谨道如法,长天有命#62。多食咸,则脉凝冱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此论饮食之五味而药性亦有五味,服饵丸散,特宜慎之。服气之人,不宜食辛味,何者?辛走气,气病无食辛也。
五脏论第七
夫生之成形也,必资之於五脏,形或有废,而脏不可阙;神之为性也,必禀於五脏,性或有异,而气不可亏。是天有五星,进退成其经纬;地有五岳,静镇安其方位;气有五行,混化弘其埏埴:人有五脏,生养处其精神。故乃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志通内连骨体,而成身形矣。又: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处也;脾者,仓廪之本,荣之处也;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至於九窍施为,四肢动用,骨肉坚实,经脉宣行,莫不禀源於五脏,分流於百体,顺寒暑以延和,保精气而#63享寿。且心为诸脏之主,主明则运用宣通,有心之子,安可不悟其神之理邪#64?
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生於右,心部於表,肾位於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心为之汗,肺为之涕,肝#65为之泛,脾为之涎,肾为之唾,是谓五液。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笑,肾为嚏。天气通於肺,地气通於肝,雷气通於心,谷气通於脾,雨气通於肾。五脏各有所合:心之合於脉也,其荣色也;肺之合於皮也,其荣毛也;肝之合於筋也,其荣爪也;脾之合於肉也,其荣唇也;肾之合於骨也,其荣发也。五脏各有腑,脏为阳,腑为阴。五脏者,藏精神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受水谷而不留#66,故实而不能满。则小肠为心之腑,大肠为肺之腑,胆为肝之腑,胃为脾之腑,膀胱为肾之腑。六腑者,各有其应:小肠者,脉其应也;大肠者,皮其应也;胆者,筋其应也;胃者,肉其应也;三焦、膀胱者,胜理、毫毛其应也。
十二脏之相使者: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忠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67,喜乐出焉;胸中,上焦之门户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也,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也,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也,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也,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也,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郡之官也,津液藏焉,化气#68则能此#69焉。凡出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和,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主暗则#70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殆也。
服气疗病论第八
夫气之为功也,广矣妙矣。故天气下降,则寒暑有四时之变;地气上腾,则风云有八方之异。兼二仪而为一体者,总形气於其人#71。是能#72存之为家,则神灵俨然;用之於禁,则功效着矣。况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焉。习服闲居,则易为存#73,使诸有疾痛,皆可按而疗之。
凡欲疗疾,皆可以日出后,天气和静,面向日,在室中亦向日,存为之,平坐#74,暝#75目,握固,叩齿九通,存日赤晖紫芒,乃#76长引吸而咽之,存#77入所患之脏腑。若非脏腑之疾,是谓#78肢体筋骨者,亦宜先存入所主之脏也。闭极又引,凡得九咽,觉其脏中有气,乃存其气攻於所苦之处。闭极,微微吐气,其息稍定,更咽而攻之,觉疾处温暖汗出为佳。若在四肢,应可导引者,则先导引其处,已后攻之,纵是体上亦宜按念#80?令其气通。若在头中,当散发,梳头皮数百下,左右摇头数十过,乃吸气,讫#81,以两手指於项上急攀之,以头向上力拒之,仍存气向上入脑,於顶发诸孔冲出散去,一极讫,放手通气,更为之,以觉头颈汗出,痛处宽畅为候。若病在脏腑者,仰卧吸引,存入其处,得五六咽,则一度闭息攻之,皆以意消息其病,或久来痛疾,并有症块坚积者,则非气之所能愈,终亦觉积宽平也。兼药同疗亦无所#82妨,乃於药性易效尔。虽#83用气攻病,虽攻其处肤腠散出,然兼依《明堂图》,取其所疗之穴,而相引去之佳。既知其穴,宜依十二月,各用其律管,急按穴上,相而出之。则心存有所主,气行有所适矣。
黄锺十一月律也,管长九寸,空中,围九分,诸管并同;大吕十二月律也,管长八寸;太簇正月律也,管长七寸强;夹锺二月律也,管长七寸强;姑洗三月律也,管长七寸强;仲吕四月律也,管长六寸强;蕤宾五月律也,管长六一寸强;林锺六月律也,管长六寸强;夷则七月律也,管长五寸强;南吕八月律也,管长五寸强;无射九月律也,管长四寸强;应锺十月律也,管长四寸强。皆取山阳之竹孔圆者,其节生枝不堪用。
手臂不援,虽云手臂诸有疾处,亦可为之。先以一手,徐徐按摩所疾之处,良久毕,乃瞑目内视,视见五脏,咽液三过,叩齿三通,正心微祝曰:
太上四玄,五华六庭,三魂七魄,天关地精,神符荣卫,天胎上明,四肢百神,九节万灵,受箓玉晨,刊书玉城,玉女待身,玉童护命,永齐二景,飞仙上清,长与日月,年俱后倾,超腾升仙,得整太平。流风结病,注鬼五飞,魍魉冢讼,二气徘徊,陵我四肢,干我盛衰,太山天丁,龙虎曜威,斩鬼不祥,凶邪即摧,考注匿#84讼,百毒隐非#85,使我复常,日月同晖,考注见犯,北辰收摧,如有干试#86,干明上威。
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按#87体所痛处,向王而祝曰:
左玄右玄,二神合真,左黄右黄,六华相当。风气恶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泽,上下宣通。内遣水火,外辟不祥,长生飞仙,身常休强。毕,又咽液二七过,又当急按所痛处三十一过。常如此,则无疾也。
病候论第九
夫生之为命也,资乎形神;气之所和也、本乎脏腑。形神贞颐,则生全而享寿;脏腑清休,则气泰而无病。然且#88禀精结胎之初,各因四时之异;诞形立性之本,罕备五常之节。故躁扰多端,嗜欲增结,或积痾於受生之始,或致疾於役身之时。是故喜怒忧伤,自内而作疾也;寒暑饮食,自外而成病也。强壮之岁,唯知犯触;衰谢之年,又乖修养。阴阳互升#89,形气相违,诸疹既生,厥后多状,况乎服气#90者,谷肴已断,形体渐羸,精气未全,神魂不畅,或旧疹因之以发动,新兆致之以虚邪,须知所由,宜详所疗。今粗具可辨之状,以代问医,则其气攻之术,希同勿药。
虚实之形,其何以生?自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於卫,血流#91於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於阴,气并於阳,故为惊狂;血并於阳,气并於阴,乃为炅中;血并於上,气并於下,烦#92惋善怒;血并於下,气并於上,乱而善忘#9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内寒,阴盛则外热#94。五脏之道,皆出於经遂,行血气#95,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96而生。气有余则腹胀餐#97泄,不厥#98。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也;地之湿#99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也。又:邪之生#100也,或生於阴,或生於阳。生於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於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101不节、起居不时者,阳受之#102,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填满闭塞,下为餐泄,久为肠癖。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行;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行。伤於风者,上先受之;伤於湿者,下先受之。
头者,精明之腑#103,头惫视深,精则夺矣;背者,胸之腑也,背曲肩随,胸将坏矣;腰者,肾之腑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腑也,屈伸不得则屦跗,筋将惫矣;髓者,骨之腑也,不能久立,行则掉栗,骨将惫矣。
肺热病者,右颊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肝热病者,左颊赤;脾热病者,鼻赤;肾热病者,颐赤。病虽未发,见其色者,所宜疗之。故曰:疗未病之病。肺热病者,色白而毛槁;心热病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病者,色苍而密枯;脾热病者,色黄而肉濡;肾热病者色,黑而齿枯。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逆,急食咸#104以缓之。又曰:肝病欲散,急食苦以泻之#105,禁当风,肝恶风也。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咸#106以收之。又曰:心病欲濡#107,急食咸以濡之,用酸补之,甘泻之,禁温衣热食,心恶热也。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渗之#108。又曰:脾病欲缓#109,急食甘以缓之,用苦补之,辛泻之;禁湿食、饱食、湿地、濡衣,脾恶湿也。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咸以泄之#110。又曰:肺病欲收#111,急食甘以收之,咸泻之;禁寒衣饮玲。肺恶寒也。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渗#112,急食辛以润之,腠理致液气通。又曰:肾病欲急食苦以坚之#113,用辛补之,酸泻之;焠暖,无热食温衣,肾恶渗之#114;辛走气,气病无食辛;甘走肉,肉病无食甘;咸走血,血
病无食咸;酸走筋,筋病无食酸,是谓五禁,勿#115多食也。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足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报自#116,耳聋、嗌乾矣。
心病者,胸中痛,胁肢满,肋下痛,膺、背、肩胛间、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117,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入小腹,令人喜怒,虚则恐,如人将捕之,气逆#118则头痛、耳聋、颊肿。
脾病者,身重,肌肉萎,足不收,行喜挈#119,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泄食不化。
肾病者,肠大体重,喘咳,汗出恶风,虚则胸中痛也。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欲咳嗽喘气,昼日善,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恶风,焦绝,喜怒,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120,恶风,喜悲,微苍、嗌乾,喜怒,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121堕,四肢不通#122,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胃风之状,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在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其头痛,面多汗,恶风,先当风一日病,其头痛不可出,至其风止,则小愈矣。
云笈七签卷之五十七
#1 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霄”。液:丛刊本作“掖”。
#2 弥: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历”。易: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弥”。
#3 矣: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已”。
#4 憎:四库本作“增”。
#5 今故: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故今”。
#6 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耶”。
#7 腑:原误作“肺”,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8 宜各: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各宜”。
#9 华:铁刊本、四库本均作“鲜”。
#10 以次行:四库本作“以出此”。
#11 长:此下四库本有“永保长寿之法”六字,而无“如此语以下”三句注文。
#12 脉:四库本作“筋”。
#13 肺:丛刊本、四库本均无。高:疑为“商”之误。
#14 足大指端侧:指脚拇指的外侧。
#15 令: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如”。
#16 已: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既”。原本义胜。
#17 疾:疑为“痰”之误。
#18 写:通作“泻”。
#19 於: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颈”。
#20 所覆适温,自得:此起至“左右宜暖”四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1 想之东方: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想东方”。
#22 间: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中”。
#23 畅: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4 流宣: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宣流”。
#25 仍: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乃”。
#26 乃:原误作“及”,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27 胼:四库本作“骈”。
#28 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29 放: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仿”。
#30 义:四库本作“意”。
#31 嚼:四库本作“尝”。
#32 气:疑为“平”之误。
#33 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34 以:丛刊本无。
#35 得: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36 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7 织:疑为“捩”之误。
#38 云云: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9 为: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0 而:四库本作“两”,义胜原本。
#41 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而”。
#42 一: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二”。
#43 滋:原误作“治”,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4 少出充服: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5 者:原误作“也”,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6 交: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47 内: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有”字。
#48 畏而慎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而畏慎之”。
#49 沸:原误作“滞”,据今本《素问□离合真邪论》改。
#50 候: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俟”。
#51 主:原误作“生”,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2 人:原误作“入”,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阳”。
#53 闭:原误作“开”,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4 反:原误作“及”,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5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则”。
#56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则”。
#57 肺气乃绝: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脾气乃绝”。
#58 味过於咸,则骨气劳,短肌,气折: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味过於咸,大骨气劳,短气,心气抑”。
#59 苦: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甘”。
#60 甘: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苦”。
#61 央:通“殃”。丛刊本、四库本均误作“英”。
#62 如是则气骨以精: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如是则骨气以精”。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骨气与精”。
#63 长天有命: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长有天命”。
#64 而: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以”。
#65 邪: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耶”。
#66 肝:原误作“汗”,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67 留: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
#68 臣使之官: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使臣之官”。
#69 化气: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作“气化”。
#70 此:原误作“出”,据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改。
#71 则: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及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补。
#72 人: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字。
#73 是能: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故”。
#74 存:四库本作“功”。
#75 坐:四库本作“气”。
#76 暝:四库本作“闭”。
#77 乃: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8 存:四库本作“使”。
#79 是谓: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在於”。
#80 念: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捻”。
#81 讫: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2 所: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3 虽: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4 匿:四库本作“内”。
#85 非:四库本作“形”。
#86 如有干试:四库本作“百邪不敢”。
#87 按:原误作“接”,据四库本改。
#88 且: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89 互升:疑为“互并”之误。四库本作“五升”,不妥。
#90 气:此下原衍“之”字,据丛刊本、四库本删。
#91 流:今本《素问□调经论》作“逆”。
#92 烦:此上今本《素问□调经论》有“心”字。
#93 善忘:今本《素问□调强论》作“喜忘”。
#94 阳盛则内寒,阴盛则外热:此两句於医理不协,按今本《素问□调经论》当作“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95 经遂:《素问□调经论》作“经隧”。行血气:此前按《素问□调经论》夺一“以”字。
#96 变化:此下原衍一“血”字,据今本《素问□调经论》删。
#97 气有余:今本《素问□调经论》作“志有余”。
#98 不厥:今本《素问□调经论》作“不足则厥”。
#99 湿: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温”字。
#100 生:原误作“主”,据《素问□调经论》改。
#101 饮食:此下原衍“不可”二字,据丛刊本、四库本删。
#102 阳受之:此前丛刊本、四库本均有“阴受之”三字。
#103 腑: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字。
#104 咸:今本《素问□脏气法时论》作“甘”。
#105 肝病欲散,急食苦以泻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106 咸: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酸”。
#107 心病欲濡:此起四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心欲奥,急食咸以面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108 脾苦湿,急食苦以渗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109 脾病欲缓:此起四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110 急食咸以泄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急食苦以泄之”。
#111 肺病欲收:此起三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肺欲收,急病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112 肾苦渗:此起三句,《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胜理,致津液通气也”。
#113 肾病欲急食苦以坚之:此起三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114 渗:疑为“燥”之误。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也”。
#115 勿:原误作“而”,据四库本改。
#116 自:疑为“息”之误。
#117 大:原误作“太”,据四库本改。
#118 逆: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极”。原本义胜。
#119 挈:疑为“痣”之误。
#120 肝风之状:此起至“其色青”八句,四库本作“肝风之状,恶风,耳鸣,嗌乾,喜悲,善怒,诊在目,其色青彻苍”。
#121 怠:原误作“急”,据今本《素问□风论》改。
#122 四肢不通:今本《素问□风论》作“四肢不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