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道藏 > 三洞真经 > 三洞经教 > 灵宝五经提纲
已校对

灵宝五经提纲

经名:灵宝五经提纲。撰人不详,约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敷座 法事

大圣闻经,悟道天尊。

太上微言在五经,五经垂世若丹青。丁宁试为重宣演,解脱亡灵出夜扃。

伏以经天纬地之谓道,道出分三,垂世立教之谓经,经传有五式,宣妙义,祈度亡灵,谨运真香,志心上启太上无极大道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东极青玄慈父太一救苦天尊、大慈十方救苦天尊、九天生神上帝、五方五老上帝、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三元三官大帝、九幽拔度真宰、五岳十地阳曹阴掾、主宰真灵三界内外应感神祇,咸望慈悲,俯垂洞鉴。盖开趋正道而出迷途,必资惠炬,度苦海而登彼岸,须藉法桥,故天尊以方便心为众生立权实教,出五经之旨趣,为万有之筌蹄,历历玄文,巍巍大范,格言妙训,必志於道,据於德者,始能究其渊源,奥义奇辞,非出乎口入乎耳者所可窥其髣髴者也,以今奉为某求度亡,故某谨集见前清众敷座,讽诵:

《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太上洞玄救苦拔罪妙经》、

《太上生天得道真经》。

特用回荐亡灵,超真解脱,当愿亡者某出群迷径,入希夷门,玉章生神,四象五行之和合,妙经救苦,三尸六贼之消亡,空五蕴以为得道之阶,净六根以证生天之实,忘心忘形忘物,识真常得性之机,炼神炼气炼精,明混合回风之道,嘉与有情之众,同归无相之门,法众虔诚,同声赞咏。

讽《生神章经》

仰惟《九天生神章经》,乃三洞飞玄之炁,结空成梵,自然成文,所以能开天地、生人物者也。大抵人之生也,皆受九天之炁,以为胞胎魂魄,至於五脏六腑、七窍八景、三万六千神,莫不由其融结而后得生,一有壅阏,则生生之理不具,盖有孕重而随殰者矣。夫九天之炁,顺而委之,则结凡胎而为人,逆而修之,则结圣胎而为仙。圣凡虽异,其为道则一而已矣。又天秉阳,九,阳数也,纯阳者仙,纯阴者鬼,真人以阳消阴,则升天而为仙,众人以阴消阳,则入地而为鬼。既为鬼则受拷酆都,魂神荡散,非藉神章以摄其游爽,则无由自拔於长夜,而返阳明之域。是故炼度家最重斯文者,盖以此也。亡者某既闻灵音,所当耽咀洞慧,凝神而守真宅,炼胎而返本初,自然魂魄和柔,九天之炁混合玄牝,而胎仙之道成,胎仙之道成,则驰骋龙驾,白日登晨,是谓与九炁合德也,可不勉乎,可不勉乎!用广发挥,请吟一颂:

九天妙炁自虚来,空洞凝和结圣胎。身外有身能造化,超凌三界出轮回。

众和:难逢难遇《生神经》。

讽《清静经》

仰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盖高上老子西游阆风时,为西王母演说,乃大道心法也。尝试论之,天地万物所宗者,一道也,经书万卷,所明者一心也。道有太常,心有真妄,修道必修於大道,论心先论於真心。大道漠然无形,而能运化群有,真心寂然不动,而能建立万法,非心无以见道之全体,非道无以见心之妙用,道外无心,心外无道。是故古之修道者,先修其心。何以修心?曰清静而已矣。何以致清静?曰虚而已矣。人能使方寸之地虚,则一尘不染,一物不留,寂然湛然,常清常静,一神独运,妙应无穷,可以超出生死之外,是谓得道也。方寸之地苟不能虚,则百路千岐,劳劳役役於其外,七情六欲,轇轇扰扰於其中,与接为构,日与心斗,方且流浪生死之不睱,岂清静之能致、道之能得耶!亡故苟能於此有所悟,澄虑以求其清,遣欲以求其静,忘形忘物以求其虚,积成久之,自然一点灵光通天彻地,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仙公岂欺我哉!用广发挥,更吟一颂: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

众和:难逢难遇《清静经》。

讽《心印经》

恭惟《玉皇心印妙经》,盖上帝金口演说,实金丹大道之准的也。尝谓三万六千种道,独大道为正宗,三千六百旁门,独金丹为正统。金丹之书,浩若烟海,求其简要著明,未有若此经者。名以心印,不亦宜乎。大抵人身至宝,不过有三,神也,气也,精也,修炼者以此为丹基,故以上药目之,丹书所称红铅黑锡、水银朱砂、金精木液、甲庚龙虎、坎离乌兔、婴儿姹女、黄婆土釜,其名不可槩举,皆是物也。若得回风混合之道,采之取之,交之结之,以火炼之,又从而温养之,始於百日立基,中於十月成胎,终於一纪功备,脱胎神化,一得永得,而金丹之道备矣。此上药者,非惟人身有之,天地万物莫不皆有之也,惟智人者,能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以我之炁,合天地万物之炁,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故能隐显自然,与太虚同其寿量,是为得道也。大哉此药,其妙道之至宝乎!亡故某既沦太阴,所谓上药,今不存矣,然倘能取天地万物之神,为我之神,取天地万物之炁,为我之炁,取天地万物之精,为我之精,将见回骸起死,白骨成人,则上药散而复聚,至宝失而复得,岂不乐哉!用广发挥,更吟一颂:

上药身中神炁精,人人具足靡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众和:难逢难遇《心印经》。

讽《救苦经》

仰惟《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本於青霄隐书,盖炼度之秘文也。经中纲领有四,其要在於主光明而已。一曰委炁立。盖元始以一炁分判天地,运化阴阳,为万物之本,周子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二曰顺炁生。盖天地既判,阴阳既立,则人受其中和之炁以生,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万法。盖人道既立,必有圣贤者出於其间,陈纲纪,立制度,为之正德,利用厚生而后人道不穷焉。子思子所谓修道之谓教,亦此意也。四曰主光明。盖此光明,乃性体也,主云者,奉之如君也,人能奉此光明,常为一身之主,动静语默皆听命焉,自然灵台之间,轩豁洞达,物莫能蔽,而道体全矣。《中庸》所谓尊德性,《大学》所谓在明明德,《庄子》所谓真君,皆指此也。夫此光明,人人具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为颜增,不为跖减,操之则贤,舍之则愚,得之则升天堂,失之则沈地狱,凡地狱中烧煮屠割,苦毒万状,皆因失此光明也。是故天尊每救罪魂,必先假以神慧,使之返照心源,自识宿命,方其悔悟之时,罪者立赦,囚者立出,众苦消释,身心泰然,譬如旅人,中途亡其资,饥寒流离,困踣道路,一旦得宝,则百用立具,忧苦尽除矣。我天尊救苦之恩,亦如是也。亡故於此光明,倘知乐处,精加炼养,一朝成功,空洞之中自生别体,可以超度三界难,径上元始天,尚何有地狱之苦哉!用广发挥,更吟一颂:

种种无明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

众和:难逢难遇《救苦经》。

讽《生天得道经》

仰惟《太上生天得道真经》,乃元始天尊为一切天人显示修行之捷径也。夫传道妙者,始於有言,终於无言,修天福者,始於有为,终於无为。若此经者,顿渐之门双启,始终之理毕陈,实得道之筌蹄,升天之梯级也。推寻经意,用力工夫凡有六节。入道之初,先持斋戒,以坚信心,一也。广建福田,精修妙行,而不染著众缘,二也。常持正念,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以除烦恼业障,三也。保养真炁,使一身之中,太和充溢,内外光明,四也。减节饮食,以养真元,遣鬼尸而绝嗜欲,五也。净六根,空五蕴,以造虚妙,六也。信能行此六者,则心凝形释,骨肉都融,可以游行太虚,纵观万化,然后见道体之全真,心之妙始於有为,而终於无为,至此而自然默识也。亡故苟能从事於斯,积学之功,日填一日,异时与群仙携手於五城十二楼间,逍遥自在,方悔遇此经之晚也。用广发挥,更吟一颂:

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显修真。若归圣智圆通地,便是生天得道人。

众和:难逢难遇《生天经》。

收经 回向

等仰惟三清上帝、金阙众尊、经筵所启三界真灵,咸望洪慈,俯垂洞鉴,向来讽诵太上五经功德,总用资荐亡者某魂,开发道性,拔度苦根,当愿闻《九天生神章经》,则知禀生受命之源,而修返本还元之妙。闻《清静经》,则顿悟性宗,而空诸相。闻《心印经》,则自修命学,而炼内丹。闻《救苦经》则主此一点光明,不沈地狱。闻《生天得道经》,则为之双修福慧,径陟天堂,逍遥妙有之庭,游宴鸿蒙之域,一真不昧,万劫长存。始焉因经以指迷,至此忘言而得意,譬若乘舟度苦海,到彼岸则舟无所施,持炬照迷途,归正道则炬将安用。是谓经功之极致,亦为法会之大成。法众虔诚,闻经赞咏。

三闻经

闻经已后,当愿众生起心回向,常当信礼。闻经已后,当愿众生心开悟解,受持转诵。闻经已后,当愿众生普上法桥,无有障碍。

灵宝五经提纲竟